中國運營商在海外有哪些布局?當前面臨著什么挑戰?如何破局?
海底光纜(下稱“海纜”)和陸地光纜(下稱“陸纜”),是當今全球網絡通信的重要基礎設施。
它們不僅代表一個國家的通信發展水平,還影響著科教能力、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,甚至安全層面。
既然海陸纜于一國而言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,那么,中國運營商在海外有哪些布局?當前面臨著什么挑戰?如何破局?
本期,筆者將帶著這些問題,為您做一個分享。
█ 海陸纜簡介
關于海陸纜的特點,總結起來,有以下四個方面。
● 帶寬容量:一般而言,海纜的容量比陸纜更大。
● 網絡時延:海纜與陸纜的時延各有千秋,取決于具體的物理路由。
● 運行穩定性:海纜要么正常,要么中斷,修復起來慢;陸纜中斷的情況較少,但抖動(倒換)可能較多。
● 市場價格:對于中長距離的國際傳輸,一般情況下陸纜的價格要高于海纜。
█ 我國海陸纜的特點
我國國際海陸纜發展的特點是:起步較晚,發展較快,瓶頸較多。
1、起步較晚
世界上第一條光纜,是 1988 年美國與英國、法國之間鋪設的大西洋海底光纜(TAT-8),全長 6700 公里。
這條光纜含有 3 對光纖,每對的傳輸速率為 280 Mbps,中繼站距離為 67 公里。大西洋海底光纜的建成,標志著海底光纜時代的到來。
我國直至 1993 年底,才開通第一條海底光纜——中日海底光纜。中日海底光纜從上海南匯至日本九州宮崎,全長 1252 公里,通信總容量達 7560 條通話電路。中日海底光纜的開通,使得當時中國國際通信能力增長 80% 以上,標志著中國從此向互聯網進軍。
中日海底光纜成功登陸,引用自互聯網公開信息
2、發展較快
在國際海纜方面,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信息,經過多年的建設,目前在中國大陸登陸的國際海纜共有 9 條,中國運營商在登陸海纜上現有帶寬超過 40 Tbps 的帶寬,并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,具體如下。
在中國大陸登陸的海纜(引用自中國信通院發布的《中國國際光纜互聯互通白皮書》)
在跨境陸纜方面,中國更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。通過跨境陸纜,中國已經建成了連接周邊國家、通達歐洲的陸地光纜網絡架構,系統帶寬超過 70 Tbps,具體如下。
中國跨境陸纜統計表(引用自中國信通院發布的《中國國際光纜互聯互通白皮書》)
3、瓶頸較多
然而,盡管近年來中國運營商在國際海陸纜建設方面發展較快,但相比一些發達國家,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和諸多不足,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。
● “馬六甲困境”
目前幾乎所有從中國去往中東、歐洲或非洲地區的海纜,均需要途經馬六甲海峽,由于某些因素,萬一馬六甲海峽局勢有變化,這必然會影響中國與世界的通信,進而波及中國“一帶一路”發展戰略的推進。
圖:中國海纜通信的“馬六甲困境”
● 美國無法上岸
目前,中國運營商投資建設了一些在美國登陸的海纜,并擁有一定的帶寬權益,例如 TPE、FASTER 和 NCP 等。而隨著中國電信、中國聯通的 “214 牌照”于 2021 年和 2022 年相繼被美國吊銷,導致中國運營商的海纜資源將無法在美國上岸,而面臨被動局面。
注:“214 牌照”,是指根據美國通信法(1934 年版及 1996 年修訂版)第 214 條規定,取得的 FCC 頒發的國際電信業務授權——在美國與外國之間提供國際公共運營商通信服務。
● 非洲存量為零
非洲作為中國“一帶一路”戰略的重要區域,聚集了大量的中資企業。這些企業背靠強大的祖國,在非洲投資、建設與生產,不少已經扎根非洲。然而,非洲相對落后的通信基礎設施,將日益成為中資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。
據了解,當前非洲國家之間主要依靠海纜進行通信(陸纜資源發展落后),而可選的只有 SAT-3/WASC、EASSy 和 ACE 等寥寥數條由歐洲運營商主導建設的海纜,且價格昂貴。這客觀上制約了中國運營商在當地的網絡服務能力。
█ 未來動向
可喜的是,面對上述發展的困境,中國運營商背靠強大的祖國,在海陸纜發展方面進行了前瞻性的戰略布局,并取得了重要積極的進展。
1.打通中巴陸纜——沖破“馬六甲困境”
首先是中國電信于 2018 年率先開通中國-巴基斯坦首條跨境陸地光纜系統(下稱“中巴光纜系統”),這標志著中巴兩國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。
中巴光纜系統,引用自《中國電信建成開通中國-巴基斯坦首條跨境陸地光纜》
中巴光纜系統只是一個開始,隨著中巴兩國戰略合作的進一步深入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中巴光纜將有望從伊斯蘭堡延伸至港口城市卡拉奇,并與卡拉奇海纜對接。如此一來,海纜通信的“馬六甲困境”將迎刃而解,對中國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。
中巴光纜系統(圖中橙色實線),及其延伸段(圖中橙色虛線)
2.投資建設 2Africa 海纜——強化非洲網絡覆蓋能力
非洲人口眾多,市場廣闊,發展潛力巨大,是中國“一帶一路”發展戰略的重要陣地,然而,通信基礎設施落后也是許多非洲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繞不開的問題。
為了更好地助力中資企業出海,增強中國在非洲乃至全球的影響力,中國移動于 2020 年,投資建設 2Africa 海纜系統。
2Africa 海纜(含中東 PEARLS 分支)全長45000 公里,預計于 2023 年末建成投產,屆時將是世界上人最長的海底光纜系統,覆蓋超過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。
2Africa 海纜,引用自《2Africa to become world's longest subsea cable post Arabian, Asian expansion》
3.積極拓展中越、中泰、中緬和中老等方向的對接
中國人西南鄰國眾多,與中國的經濟、政治和文化聯系緊密。在“睦鄰友好、和平發展”方針下,近年來中國運營商正積極與越南、泰國、緬甸和老撾等國進行陸網方面的合作。
根據公開資料顯示,目前中國電信已建成中老泰陸纜系統,中國移動也已打通中越、中泰等方向的陸纜通信信道。
向西南方向的陸纜拓展,一方面加強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聯系,另一方面也是為信息出海方向提供更多的選擇性。
中國電信中老泰陸纜,引用自《中國電信成功開通中老泰陸纜》
信息化是智能制造的前提,而海陸纜則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礎設施。伴隨著中國“一帶一路”發展戰略的推進,接下來我們將在全球海陸纜建設中看到更多的中國身影和中國元素。
作為通信人,我們是中資企業出海的親歷者,我們應該為中國運營商波瀾壯闊的海陸纜建設篇章而感到自豪!